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5/17更新新鏡: https://i.imgur.com/dpCOJ9B.png
26mm f8.0 ??? 焦段26mm雖然有點怪,但給出開放光圈只有8.0是怎麼回事? 越來越搞不懂松下的操作了... 就算是為了縮小體積,但這個光圈值也犧牲太大了吧,想不到會有誰買單的說 只希望那顆18-40mm可以爭氣點,如果能給個F4恆定光圈我就很滿足了 5/16更新外觀圖: https://i.imgur.com/tOxIMjN.jpeg
看了流出的機身圖,你說這是GM1我還真的會信 以前頗受好評的GM1沒出後繼機,反倒穢土轉生到L環了嗎... 倒是傳言的那顆18-40mm,還沒有流出鏡身圖,不禁令人好奇中 同場加映與他牌FF無反的體積比較: vs自己家 GM1 (所以這就是GM1穢土轉生到FF了上呀,只是體積大了一圈) https://i.imgur.com/1Llr4Mg.jpeg
vs Sigma FP-L https://i.imgur.com/gdKSd5F.jpeg
vs Sony ZV-E1 https://i.imgur.com/5IvLhAQ.jpeg
vs 自己家 S5II https://i.imgur.com/pI5TuA5.jpeg
vs Fujifilm X100Ⅵ (看樣子如同rumors所言,的確比X100Ⅵ小台) https://i.imgur.com/BEJMZFE.jpeg
以下是原文: 據L rumors網站的消息,Panasonic預計於5/23推出全片幅的新系列-S9,且已有使用AI繪製 的圖流出 謠傳規格如下: 輕巧型的L環 比Fujifilm X100Ⅳ還輕巧 沒有觀景窗 採用與S5II相同的感光元件 機身內建LUT按鈕 用戶可上傳自己的LUT至相機 有四種機身顏色可選 比S5II還便宜約$200~300(不確定是美元還是英鎊) 發佈當天還會再發佈一顆新鏡頭 謠傳的機身外觀圖如下,據說實機與該圖非常相似 https://i.imgur.com/ZDfHdC1.jpeg
預計於倫敦時間5/22下午3點發佈 原文: https://www.l-rumors.com/panasonic-will-announce-the-new-lumix-s9-with-unique-ne w-lut-features-on-may-22-at-3pm-london-time/ 縮:https://reurl.cc/MO48A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18.1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15658164.A.EAE.html
airnoon: 應該是對比ZV-E1,同樣主打Vlog市場,也沒EVF…希望還是05/14 11:51
airnoon: 有五軸防手震,不然真的跟ZV-E1差異不大orz05/14 11:51
airnoon: 老實說當我看到不是A7C2的競品時,我有點冷掉了哈哈…05/14 11:52
我倒覺得不用一直和Sony爭 Sony敢推出那麼多型號,無非是想站穩它在FF無反市場上的地位 但太多型號除了會讓消費者容易混淆外,也無法一一摸透這些型號的特色與能touch他們需 求的點
dcshoecousa: 看對岸說估大約9000人民幣05/14 12:02
volcom: 如果能塞EVF就完美了05/14 12:11
xiangduck: 會跟zv-e1一樣沒有實體快門嗎?05/14 12:16
lt5114: 鏡頭機身不太可能這麼小吧 看起來很像m43呢05/14 12:19
puritylife: 比X100Ⅳ還輕巧的全片幅? 那照片實在很難信捏05/14 12:25
本來就是謠傳的圖片(且文內還強調是用AI畫的),並不是實機照
zhizhuan: 如果leica也要出雙生機 那這個外型就有可能05/14 12:33
johnnyhsu7: 那個紅點是在致敬萊卡嗎...05/14 12:47
heavenbeyond: 那個....P牌的相機,應該不需要加價買吧 >.<~~05/14 12:49
heavenbeyond: FF含鏡頭如果能比X100VI小,那我可以大聲說一句:"05/14 12:51
heavenbeyond: 這樣的X100VI,我不要了!"05/14 12:51
倒是覺得太過輕巧會影響操作手感,看看那精美的FP
smileahpain: 不確定是否還有機械快門與IBIS如果沒有,對手應該就05/14 13:04
smileahpain: 是FP了....。05/14 13:04
若是如此,那也不用太過意外,只是個人覺得拔防手震尚可接受,拔機械快門就不太行 儘管現在的技術可以克服果凍效應,日光燈頻閃的問題應該還是難以完全解決的吧...
dddaiel: 看來有相稽可以買來玩了05/14 13:08
SPOT2525: 外型99分..嘻嘻~05/14 13:08
※ 編輯: canandmap (42.73.18.149 臺灣), 05/14/2024 13:12:32
smileahpain: IMX410 的Rolling Shutter在5.9K的情況下約25ms05/14 13:16
smileahpain: 靜態使用應該還行,就看5/23發表了 05/14 13:17
除非它不強調動態錄影,不然拔掉機械快門對強調錄影的Pana來說我認為是滿傷的 就連Sony也不敢隨便拔機械快門
hsyr: 如果真的FF這麼小富士壓力山大05/14 13:21
Fujifilm還有中片幅無反GFX系列,倒覺得不會有這麼大的衝擊力
heavenbeyond: 17樓大大覺得有什麼貓膩嗎 @.@ 05/14 13:21
momokoshi: 這外型感覺會有 Leica 雙生機 05/14 13:30
smallpig02: Pana自古以來都和Leica雙生啊05/14 13:37
yellow528: 有美顏跟濾鏡就很值得買來玩了,會有興趣,但是畫得那 05/14 13:59
yellow528: 張照片鏡頭感覺很深 05/14 13:59
yellow528: 希望鏡頭可以收起來,像rx100m7那樣05/14 14:00
ABJones: 確實目前市場缺乏這種全幅產品 05/14 14:27
xoy: 看起來很適合Sigma I系列鏡頭,希望有外接EVF,跟當年GX1類05/14 14:40
xoy: 似,很懷念那台05/14 14:40
ultimate23: 我也覺得很適合SIGMA I系列來搭配 05/14 14:52
XristianBale: S9如果能繼承S5II大部分能力 對他會很有興趣 05/14 14:55
XristianBale: 搭配28-70 簡直香爆 05/14 14:56
我倒是認為,如果這台叫S9的相機,會出現有別以往S1與S5系列的特點,那反而是好事 如同當年M4/3時期GX橫空出世,繼承當年的傳奇GF1 以及雖只為曇花一現,但為攝友們所念念不忘的GM1那樣 只是這系列之後的發展,對Pana來說應該也算是考驗了吧?
LoveBea: 希望有外接ever 05/14 15:13
※ 編輯: canandmap (42.73.18.149 臺灣), 05/14/2024 15:13:56 ※ 編輯: canandmap (42.73.18.149 臺灣), 05/14/2024 15:17:27
h810185: 外型很正,沒evf很囧05/14 20:58
YakultSlime: 沒EVF沒辦法接受 05/14 23:45
xiangduck: 之前看到有謠言說五月也有可能會出fix len的小dc 我其05/15 00:29
xiangduck: 實更期待出DC來制衡一下x100或gr 05/15 00:29
helldu: 新的rumor說有IBIS跟一隻新的18-40輕巧鏡 05/15 09:24
smileahpain: 有IBIS就有戲了,如果以VLOG為主打,手持穩定度夠05/15 09:33
smileahpain: 會很吸引人的。 05/15 09:34
NewTypeNeo: 悲觀預測 沒有相位對焦05/15 10:17
我倒認為Pana不會在這時故意走回頭路 據rumors表示會採用和S5II相同的感光,如果為真那應該也會繼續放相位對焦在裡面 不過相位對焦也不是萬能,現在幾乎多數的相機,其實都是對比+相位的混合式對焦,純對 比對焦在S5以前的機種是如此 但純相位對焦的相機我好像沒看過?
msucoo93: 有防手震就可以買了 05/15 10:21
※ 編輯: canandmap (42.73.207.232 臺灣), 05/15/2024 10:40:49
xiangduck: 如果是s5ii一樣感光元件 那應該有相位對焦啊? 相位對05/15 11:06
xiangduck: 焦點是長在感光元件上的05/15 11:06
對於這個,我只能說不一定 因為S5II當時也說是採用和S5一代一樣的感光 但S5一代就沒有埋相位對焦,二代卻埋了,我是不知道松下這樣操作的原因就是了 ※ 編輯: canandmap (42.73.207.232 臺灣), 05/15/2024 11:09:36
JinFa22: Pana已經有20-60跟14-28這兩隻小巧鏡了,再補一隻18-4005/15 11:59
JinFa22: 有點小怪. 不過這焦段真的不錯就是了 05/15 11:59
畢竟和他廠比,松下鏡頭群偏少是事實,如果出的鏡頭越能cover更多拍攝情境與需求是更 好的,但也不能一次出太多,能像M4/3時期那樣出是比較理想 ※ 編輯: canandmap (42.73.207.232 臺灣), 05/15/2024 12:02:26
rinkai: 身為fp使用者,非常期待這臺新機,一方面便宜,一方面如 05/15 12:58
rinkai: 果有人脫手s52就更好了 05/15 12:58
比較希望這台可以迫使S5II大跳水,尤其是公司貨(默) ※ 編輯: canandmap (42.73.207.232 臺灣), 05/15/2024 13:15:43
ah64apoche: 我也希望S5ii跳水...05/15 16:08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6/2024 00:22:33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6/2024 00:32:28
darktt: 如果是 GM1 相似外觀的話,並且有銀色版本,那就必買了05/16 06:08
tomomo520: 如果是致敬gm1,那不就代表之後會有gm1s 跟有evf 的gm505/16 07:53
GM應該是沒戲了,如果還有戲就不會等到今天還不出GM後續機種,就連GF都沒有後繼機很 久了
rinkai: 不應該叫s9,應該叫sm1 05/16 08:31
這型號好像怪怪的?
kanokazurin: 看示意圖蒙皮是綠色的 該不會之後也會像zf一樣可以換05/16 09:02
kanokazurin: 色吧05/16 09:02
rumors說有四種顏色可以選,當年的GM1也是這樣
smileahpain: X100有那個OVF體積就注定不會小於無EVF機身了。05/16 09:05
這是一定的,但也會有人希望可以推出可以外接這台S9的EVF
xoy: 富士X-E系列也沒有很小,把機身做小一直是索尼的拿手好戲, 05/16 09:17
xoy: 期待Panasonic重現當年的GF GX GM衝擊一下 05/16 09:17
FP已經先搞過了,但叫好不叫座的樣子? 機身要縮小很容易,但那個鏡頭要縮小可就難很多了吧...
msucoo93: S機的命名策略大概是1旗艦9入門 05/16 09:28
跟Canon差不多吧,(R1)/R3/R5/R6/R7/R8,數字越大越入門 但卻和Nikon相反,N是數字越大越高階(Z5/Z6/Z7/Z8/Z9) 而Pana的命名一開始是仿效Sony的(S1/S1R/S1H與A7/A7R/A7s) 直到S5系列的出現才打破了這個方式,再加上即將要推出的S9 S1/S5/S9應該就是走向Canon的路線這樣 不過這樣的命名算好懂了,看看電蝦那邊AMD與intel的命名,一整個亂七八糟...
lav1147: 現在還在用GM1,小又輕真的很不錯,如果S9夠小夠輕會很有05/16 10:46
lav1147: 興趣05/16 10:46
kanokazurin: 18-40mm新鏡如果是要作影片專用鏡的話 就有可能是恆 05/16 10:56
kanokazurin: 定光圈跟內變焦了05/16 10:56
那體積肯定小不到哪裡去
losel: 哪篇rumor有提到會出小DC?05/16 12:26
不清楚,可能是從對岸來的吧
ah64apoche: 這個大小,看來延伸握把是必備了05/16 12:59
這也是有可能會推出的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6/2024 19:33:40
nintenblo: 18-40怎麼不會小,隔壁16-35F4含電變才300g,18拋05/16 21:46
nintenblo: 棄廣角應該能更輕。 05/16 21:46
那也要這顆新鏡支援電變才行,不過這樣也好,Pana至今還沒有推出支援電動變焦的S鏡過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6/2024 21:48:28
xiangduck: 我在sony rumor裡面看到的 你搜尋看看”Panasonic migh05/17 07:56
xiangduck: t announce a new fixed lens full frame camera in Ma05/17 07:56
xiangduck: y!” 只是謠言 但我很希望真的推出啦05/17 07:56
印象中Sony rumors一向都沒準確過XD 更何況還是從Sony那邊來著,所以請恕我持保留態度
xiangduck: 喔 這外型好好看啊…05/17 07:56
smileahpain: 對岸的討論區好像說無機械快門了。05/17 08:57
smileahpain: 對標得很可能就是ZV-E1與FP05/17 08:57
xoy: 那真的是錄影導向的機身了?05/17 09:02
smileahpain: 應該是,因為目前流出圖機頂的是冷靴05/17 09:05
xoy: fp雖然也是錄影導向的模組機,不過日本很多拿來轉接老鏡的,05/17 09:13
xoy: Sigma I系列幾顆不是F2的小鏡頭也是為了搭這個機身,一直很05/17 09:13
xoy: 好奇這個小組合05/17 09:13
airnoon: L-rumor爆料者有摸到實機了,沒有機械快門,但是他還是05/17 09:24
airnoon: 覺得這台找出來的畫質跟LUT效果很不錯,覺得是台winner05/17 09:24
airnoon: camera…下星期等正式發表再說吧,英國發表完接著換中國05/17 09:24
airnoon: 發表05/17 09:24
摸到實機的話,那應該八九不離十了吧 距離23號也不到一個禮拜,我想應該也有個底了 ※ 編輯: canandmap (42.73.232.104 臺灣), 05/17/2024 11:39:00 ※ 編輯: canandmap (42.73.232.104 臺灣), 05/17/2024 11:39:36
mikemagic88: 沒有機械快門會不會有閃頻的問題...05/17 12:32
問問Nikon Z8、Z9,及Sony ZV-E1的使用者吧 ※ 編輯: canandmap (42.73.232.104 臺灣), 05/17/2024 15:50:44
lin540511: 要全域快門才會沒閃屏,Z9是全域沒閃,像Fp跟ZV-E1就 05/17 23:21
lin540511: 有閃屏 05/17 23:21
我以為目前只有Sony的A9Ⅲ是全域快門,原來Nikon的Z9也是全域快門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Pana的S9也應該不會是全域快門了吧?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22:40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24:00
lin540511: S9這個價格也不可能用全域 05/17 23:23
lin540511: z9是啊,他沒快門簾,只有保護做用 05/17 23:24
畢竟全域快門的成本還是挺高的,也不可能直接在偏入門的機身上採用 既然如此,那頻閃的問題就依舊無解了,除非哪個外星科技可以來減輕這個問題帶來的副 作用 在室內錄影果然還是只能讓快門放慢到1/60s以下了嗎...?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26:58
lin540511: 不過也是有防閃屏的方法 05/17 23:25
lin540511: 快門用125跟30含以下,就不會出現閃屏 05/17 23:26
拍照是可以這樣沒錯,但就浪費了高速快門的優勢 且室內還是希望快門越快越好 錄影可能還可以用60fps來減輕這個問題...?
xoy: Z9的背照堆疊不是全域快門,閃光燈同步是固定的 05/17 23:26
所以Z9仍然還是滾動快門嗎?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29:03
lin540511: 白天都日光就沒什麼影響,這是我自己用fp三年來的心得 05/17 23:29
lin540511: 對Z9沒有是我搞錯,不過也是夠用了 05/17 23:31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37:11
xoy: 全域快門閃燈同步會跟葉片快門一樣幾乎沒限制,Z9是非常快的 05/17 23:33
xoy: 滾動式,也拍得出果凍,Links的影片有示範 05/17 23:33
所以我一直很不解的是為什麼近期的無反要開始玩拔機械快門這種把戲? 玩多種類對焦、玩防手震、玩8K、玩4K120fps、玩小體積...,這些都是一直往上比拼的點 唯獨這個反而是開倒車,好像機械快門就是非常落伍跟不上時代似的 不說果凍,光頻閃我就覺得很困擾,你各家可以用技術減輕或後期消除就算了 這個頻閃是不論怎麼避都有可能會碰到的情況 你在台灣還可以用1/60s去閃,去某個國家遇到50Hz的日光燈,忘記調快門就拍出NG的照片 了。這跟以前的「數位變焦」一樣,是非常不明智之舉 倒是全域快門,除了目前Sony開了第一槍外,其他廠牌彷彿靜悄悄,沒一家無反敢跳出來 跟著放全域快門下去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48:56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32.44 臺灣), 05/17/2024 23:50:50
tia999: 說真的外型就跟以前GX系列差不多啊 05/19 10:50
tia999: https://i.imgur.com/q8c0ioR.jpeg 05/19 10:50
tia999: 如果機身蒙皮真的像那個AI照片z裡是橫向一條ㄧ條的覺得很 05/19 10:57
tia999: 醜。 05/19 10:57
tia999: https://i.imgur.com/wPJtLFx.jpeg 05/19 10:59
實機圖和AI圖其實差很多喔,建議看一下樓下提供的圖
k9120303: https://i.imgur.com/khk5H6z.jpeg 05/19 18:53
k9120303: https://reurl.cc/YEqpGl 05/19 18:53
k9120303: 又有新圖流出 真期待這次的發表會 05/19 18:53
k9120303: 如果有一個小握把就更吸引人了 05/19 18:54
的確,如果真的推出小握把,那吸引力會拉高許多
smena: 其實26f8就是GR抓拍模式的用法,如果中央銳利度堪用熟練攝 05/19 19:15
smena: 影者可以駕馭得當,問題這是入門招新用戶的機種給這種高手 05/19 19:15
smena: 鏡太強人所難 05/19 19:15
我也覺得給新手用會很綁手綁腳,有時候Pana會搞出讓人難以理解的舉動 不管是堅持多年的對比對焦,還是故意拿掉很多實體按鍵的GF2,又或是縮小體積但拿掉 防塵防滴的GX85,然後還有不放在GH5、G9等這些高階機身卻只放在G95裡的即時視圖合成 (Livecomp),不推出GM系列後繼機卻一直出規格相仿的GF8、GF9、GF10等 這回的26mm f8也一樣讓人難以理解
xoy: 超像GM 05/19 22:23
※ 編輯: canandmap (36.228.146.92 臺灣), 05/20/2024 22:47:11